李夫人虔心祷告,念念有词:“母亲大人在上,郎儿天资聪颖,虽只四岁,但勤学向上,加之夫君尽心教导,现已能够背诵三字文,畅读论语,熟记唐诗,初解其意,大家都称郎儿为百年奇才,母亲泉下有知,可含笑九泉。希望您和列祖列宗保佑,将来郎儿能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勤政为民,百世流芳……”
李之郎将母亲的祷告尽皆听在耳中,心中不由苦笑。状元又岂是那么好考的?对此,李之郎表示前途漫漫,困难重重。虽然前世考上了北大,但后世的考试和八股科举完全是两个专业概念。
在这个年代,并不是学问好就能当状元的;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得到皇帝或者主考官的赏识,不能符合他们的思想倾向,就算你妙笔生花,也不可能中状元。
自隋唐科举伊始,至今已近千年,谁也不敢在考试之前就说自己必然能够高中榜首的;或许,再过几十年,当那位写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才子杨慎横空出世,方能出现这种情况。
但在前世的历史上,直至科举废除,也仅此一人而已。
不过,李之郎也因此人受了些启发。虽说杨慎高中状元时,父亲正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但却没有任何人敢说他们父子徇私舞弊的。究其原因,还是他的名声太大了。天下人皆以为,他考上状元不稀奇,考不上状元才真是出鬼了呢。
想想后世之人皆以利为先,不知爱惜名声,李之郎不由得感叹万分,名利名利,名在利之前,有名方有利。纵观历朝历代,要说最重名声的,莫过于明朝。明朝是一个讲究骨气的朝代,直言进谏,悍不畏死,前仆后继,虽死犹荣。当然,明朝重视文人,因为进谏而被赐死的文官,几乎没有。
挨板子的倒不少。被板子打死的也不少,但那毕竟不是赐死;皇帝只是打你板子,就像家长打孩子屁股一样,本意是教训一下,不想孩子体弱,父母打了重了些,竟让孩子一命呜呼。
比如上面那位杨慎,虽是三朝元老、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就因为直言进谏,两次廷杖,差点死在板子下。
想这些就有点远了,李之郎也明白,若想考中状元,还是要凭真本事的。再大的名声,也要靠真本事来支撑,否则就成了欺世盗名之徒。他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刻苦读书,发愤图强。同时也要注意积累名声,如果自己真的像杨慎那样名动天下,乃至可以影响主考官甚至皇帝的印象和判断,又何惧状元旁落?
就在李之郎无限遐思的时候,李夫人已经还愿完毕,又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方才站起身来。李之郎也跟着母亲拜了三拜,在丫鬟的搀扶下,顺势站起来立在母亲身边。
李应庚早已起身,正等着夫人和儿子,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