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综神话传说]套狐狸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 第47章 三十八步

第47章 三十八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年过得夫夫俩都心情不错,连梁楠的黑脸看着也没那么吓人了。

夫夫俩得了机缘,气息交融,更进一步之后,反而有了种老夫老夫的味道,少了三分黏腻,多了七分默契。

被世界接纳的那种感觉让两人慢慢沉淀了下来,放慢了脚步,留在临通城的时间多了,只有在月圆之夜天地精华之气最浓的时候才会回到源山老巢里修炼,剩下的时间便在人群中混迹。

范周想着自己先前的想法八成是有谱的。

他现在已经不觉得这个世界是依托于一本书存在了,不过接触书中人物以求机缘这个指导思想应该没错。

不然他来此之前不过刚度过了二尾天劫,区区数年,若不是顺应了某种法则,获得了机缘,怎么可能修为提升的这么快,竟然连三尾都有了要长出来的预感。

想通了这一点,范周行事就更随性了。

和胡管家他们这种土生土长实打实的狐怪狐精不同。

范周轮回多次,恢复最初一世的真身之后又没有抹掉后面几世的记忆,尤其最后一世三十几年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颇深。即使已经越来越适应了现在狐妖的身份,习惯上,他还是更靠近人类一些。

至少像那些小狐怪们一样看对眼了就当众就地找个旮旯就去打滚的事情,就算家里那根木头再想,他也不可能答应。

荟萃馆走上了正规,又有殷士儋这个八面玲珑的在看顾,范周就把重心又移回到茶楼这头。

如今聊斋茶楼里的舞台剧本子已经不只是家里这群小狐怪们群策群力的结果了,很有几个文采不错的书生拿来的本子写得相当吸引人被范周买来改编排成了剧目上演,反响都不错。

更神奇的是,不仅是书生,更有几个平时看上去吊儿郎当大字都应该不识几个的纨绔子弟居然写出了十分有意思的本子,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根本不用怀疑这些纨绔子弟是找人代笔打肿脸充胖子,光看那一笔不忍卒读的字,再加上那非纨绔子弟不能有的三观,就知道这绝对都是这些八成把前面这十几二十年的字一次性都写完了的熊孩们呕心沥血的结果。

范周大加赞赏之后也都爽快地收下了,别说,排出剧目来反而比那些正经的书生才子写出来的本子还要受欢迎,连戏中许多经典的台词都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话。

很有他们那里赵老师和郭老师的风范。

新剧频频上演,茶楼和茶园子都赚的钵满盆满,打赏钱更是让那些剧团和说书的小狐怪们恨不得更卖力一些。

赚得多,聊斋茶楼给的价钱也很大方。

一手交钱一手交本子之后,如果这个本子上演了大红特红的话,还每场都另给那作者一些分红。

这些钱加起来便不是个小数目了,绝对够那些家境并不是很好的书生学子们宽裕舒服的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日子。

不过这些清贫文生重视这些收入理所当然,让人惊讶的是,更重视这些收入的竟然是那些家财万贯平日里斗鸡走狗饮宴无度的纨绔子弟们。

本来只是觉得如果自己写个故事能上演应该挺有趣,真正拿到了自己亲手赚到的钱,这些纨绔子的心里居然比和人炫富获胜还有满足感,尽管那钱的数目可能往日里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至少,这些银子能让他们在那些自认为有骨气清高自傲的人面前挺直腰了,鄙视是他们是吧,他们也是能靠自己赚钱的!

无心插柳的,这票纨绔子竟然收了心,尝到甜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心当起剧作家来了。

纨绔子弟的家人们本来都对这些恨铁不成钢的败家货熊孩子们不报希望了,如今看他们居然洗心革面,整天闷在书房干起正事来了,尽管是写话本子吧,那也是个能赚钱能的名声的正经事儿不是,反正也没指望他们考个什么功名回来。

老人百年以后这群熊孩子能养活自己,他们就能闭眼去见祖宗了。

他们并没预见到未来。

本来,戏园子戏班子什么的自古有之,替这些地方写戏本子为生的落魄文人也多不胜数,不过聊以糊口罢了,很少有能以此闻名的,并不算个多么有前途的行当。

结果范周夫夫俩弄的这聊斋舞台剧横空出世,因为够通俗,够热闹,够新鲜,故事也够有爆点,最重要的是,够有规模,所以红遍全城,外地人来了若是不看上几场那都会被认为是件憾事。

久而久之,仿效的类似剧目也就应运而生,大大小小的像模像样的场子也次第开了起来。

范周顺口叫出的编剧被传了开来,写戏本子的从此有了个正经的职业名号。

因为一个好本子排出来的故事若是够红,那影响力是很巨大的,所以这些编剧若是成功了,还会被尊称一句先生。

时光流转,这种表演模式开始普遍被接受模仿,先是推及全国,后来渐渐开始走出国门之后,当年的那些为了一个本子被买下而志得意满的纨绔子们,不少都成为了千金难求一剧本的编剧大家,成了受人尊敬的先生。

顺便说,虽然有些人的书法还是烂到了家,少数流传到后世的剧本“真迹”还被人展览到博物馆,堪称丢人丢了几千年。

自从茶楼里还是上演书生和纨绔子们编写的舞台剧之后,范周没事儿就乐意过去溜达一下。

看剧是一方面,更乐的是看茶楼里的那些各种剧评。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

平平都是写剧,正儿八经的书生文士和那些纨绔子弟泾渭鲜明地分成了两个流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