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高凡还必要折腾那些不着调的妖蛾子吗?
可高凡却告诉高逸平,郑立农亲自安排他承包化肥厂的劳动服务公司,不是光让他做出几百万产值就够的。郑立农需要的是打造一个产学研联动的典型,以便向全国推广。
高凡通过一个科技新产品,打开了日本市场,实现了出口创汇和利润双丰收,这只能算是初见成效,离成为值得全国学习的典型还差得很远。
化学清洗剂的研发,自始至终只有高凡一个人参与,这不能算是产学研的联动。要实现产学研联动,必须建立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大批研究人员参与,拿出足够多的科研成果并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才符合郑立农的要求。
邀请海青文带领自己的团队入驻沧化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就是高凡的第一个尝试。随后,他还会以各种方式,招募更多的科研人员为沧化公司服务。
在北京的时候,他向449宿舍的同学放出一个重烷基苯磺酸盐改性的项目,也是这样一个目的。
未来,他还要与清华、浦交大、金陵大学乃至茂林工学院等高校开展同类的合作,当然,还有国家以及省内的化工设计院、相关化工企业及化工设备制造企业等,也是高凡预备接触的合作对象。
听儿子说得如此自信,高逸平也没法提出啥反对意见了。过去半年多时间,儿子已经创造了若干个奇迹,让他这个当老爹的也自叹弗如。连人家副部长都看好儿子的能力,他还能说啥呢?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你们虽然赚到了30万,但像你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这30万也花不了多久啊。”
这是高逸平唯一能够提醒儿子的话。
“是啊,赚钱还是太慢了。日本人还是太穷了,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才卖出去100万。”高凡都哝道,丝毫不在乎这种凡尔赛言论会在老父亲的心里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海青文考察了一番化肥厂淘汰下来的合成氨设备,和高凡约定春节后再来对合成氨设备进行改造,然后就离开了。
有了海青文的这次沧塘之行,化肥厂的一干厂领导也没法再反对劳动服务公司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了。高逸平大手一挥,把一座准备拆除的旧车间拨给了劳动服务公司,作为技术研发中心的场所。
高凡则是给北岛正伸发了函,让他帮忙在日本采购一批化学实验设备,用于充实技术研发中心。
北岛正伸在第一批化学清洗剂的销售中赚到了4000万日元的利润,相当于日本普通工薪层十几年的工资,正是积极性爆棚的时候,高凡让他跑跑腿,办点杂事,他是毫无怨言的。
在给高凡的回信中,北岛正伸还透露,第一批化学清洗剂在日本市场的销售十分火爆,预计春节后几家零售企业会追加新的订单,新订单的数量不会少于50万瓶。
这也是高凡敢于大手笔花钱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