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海上升明帝 > 第271章 海中巨舟昌国家

第271章 海中巨舟昌国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继武已入杭州,朱国藩又带头献城投降了。”

东海,舟山。

舟山城孤悬于东海汪洋之中,这座城有近千年历史,最早在唐开元年间修建,最早名翁山,周广五里,宋代改名昌国,扩建达九里,元朝时升昌国为州,增设城门六座。

在明朝,城墙屡毁屡建,前后修建六次,总共有过二十八任参将驻防舟山。

明朝时舟山设昌国卫,后昌国卫迁入象山,舟山仅留定海所。到明中后期开始,舟山海防职责加强,汛期时镇倭总兵也驻防舟山,平时则驻定海。

在明中期有一段时间,葡萄牙人控制了群岛中的双屿、沥港贸易,舟山因此成为当时东海上最大的一个走私海贸基地,繁盛时千船汇聚,万帆遮港,岛上房屋连片,人口密集,还有无数工坊,不过后来最终被朝廷平灭拆毁。

王斌卿先前据舟山,为了能够加强实力,他推行了几条霸道政策,规定民满十五岁就充乡兵,男子死,妻不得守制,田即入官。年六十无子者,收其田产,别给口食。

黄斌卿来以前,舟山田地大半属内陆的大户人家。

因黄斌卿要求田主充乡兵服役等,使的那些田主都不敢过海上岛来,于是田全被籍为官田,黄斌卿独占了三分之二的田,剩下三分之一是岛上百姓等所有。

黄斌卿曾想在这乱世里当一个土司岛夷,不侵不叛,过着逍遥自主的海岛主生活。

不过现在,他被迫前往崇明,舟山的一切也都尽为朱以海所有。

“清廷应当没有为难朱知府吧?”朱以海挺惦记着这位同姓,他撤离时,也曾劝说朱国藩离开,甚至要授他浙江布政使之职,但朱国藩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杭州虽然有大量工匠等迁离,也有许多大户南下,但留下来的仍占大部,城里就有三十来万,城郊还有百多万,附属各县还有大量户口百姓,他希望留下来,朱以海也遵从他的意愿。

“海宁侯以他开城投降有功,向江宁奏报,而朱国藩也说自己之前是奉田雄遗命开城,为保全一城百姓计,所以才开城的。江宁还没回复,不过严我公是自己人,应当会维护一下朱知府。”

陈潜夫陪朱以海在岛上散步,眼下舟山岛一片热闹,大量的工匠、军士等涌入,让这岛热闹非凡。

舟山群岛中最大的岛是舟山本岛,西面有金塘岛北面有岱山、秀山、衢山诸岛,东南有朱家尖、桃花岛等,这些都是群岛中面积较大的岛屿。

从唐宋到元明,舟山群岛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一直都十分紧要,正所谓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

元明时期,舟山群岛甚至几度被禁海迁界移民,废掉岛上的城池,把人口迁入内陆,以应对海贼倭寇的侵扰。

元末的方国珍就曾以舟山等岛为大本营,后来直到洪武末年,方国珍的旧部们,壮者老,老者死,沿海才稍得休息安稳。

朱以海也是看中舟山的海中地理优势,坚持要把军工产业和一些丝织等制造业放到舟山来,虽然刘宗周公然反驳他,说这天下岂有海上之天子,舟中之国公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